從2月中旬開始,發電和用電量都恢復了正增長,全國用電量增長15%,環比增長13.2%,其中如廣東、山東等省份用電量均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表明4萬億投資拉動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出來。
每日經濟新聞3月5日訊 資料顯示,從今年2月中旬開始,發電和用電量都恢復了正增長狀態,全國用電量增長15%,環比增長13.2%。盡管各大券商對于這一數據是否說明電力需求下降拐點顯現產生了一定分歧,但他們卻都一致看好電力行業今年業績。
環比增長13.2%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發電量與社會用電量增速在2009年有明顯回落,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同比下滑。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內部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1月,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為2476.3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2.30%;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滑12.88%。業內人士表示,電力需求的萎縮將影響電力行業的業績復蘇。
不過最新數據顯示,從2月中旬開始,發電和用電量都恢復了正增長,全國用電量增長15%,環比增長13.2%,其中如廣東、山東等省份用電量均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
但面對這一可喜數據,各大券商的態度卻有很大出入。上海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月以來發電量呈現正增長,表明4萬億投資拉動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出來。
但是安信證券則認為,對于2月份的電量增速,需要考慮春節錯位、2008年冰雪災害和2008年2月有29天等因素,因此對于2009年全年的用電需求預測,他們仍然維持前期“較為悲觀”的觀點。而一位資深電力行業分析師昨日向記者表示,由于春節、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較大,相對而言,考量今年1~2月的累計發電量數據或許更具有參考價值。
關注對煤價敏感性較高公司
盡管各大券商對今年2月發電量與用電量的回升是否說明電力需求拐點已現持有不同看法,但他們卻一致看好今年電力上市公司業績。
安信證券分析師張龍指出,在宏觀經濟下行背景下,電力盈利的反周期性質具有明顯的相對比較優勢。特別是火電類公司今年面臨的情況將是利用小時和煤價的雙重下降,由于煤價下降的幅度遠高于利用小時,因此2009年的盈利將顯著回升,部分對煤炭價格敏感度較高的公司,如 華電國際、 華能國際,受益較大。
國元證券分析師常格非表示,由于目前煤炭真實需求仍然疲弱,近期秦皇島和華東地區的電廠煤價有所下降,而五大電力集團在無法與國內煤企達成“降價”協議后轉而大量購入國外煤炭,這都對國內煤企構成了壓力。隨著煤炭價格的持續下滑,把電力行業去年業績推入谷底的主要因素都已經消失了,相信電企盈利能力將有大幅度增長。
針對近期廣東省發電量回升較快的情況, 申銀萬國分析師余海指出,廣東地區三家主流電力企業各有特色,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比如深圳能源成本控制能力強,未來項目儲備充足; 廣州控股正逐漸向綜合能源供應商發展,業績穩定;而粵電力A今年將充分受益于燃煤價格和海運價格的下降 |